磷肥市場不容樂觀出口仍是關鍵
Argus FMB國際磷肥周報主編Mike Nash:
目前二銨在國際市場上處于弱勢情況,國內市場疲軟。對于印度來說,有些傳統(tǒng)的供應商正在退出印度的市場,印度這種進口結構的變化帶來的結果是:俄羅斯在2013年徹底退出印度市場;美國出口量自2010年的250萬噸下跌到2013年的70萬噸;中國2012年出口印度260萬噸;美盛在沙特成立的合資公司主要供印度市場。印度從中國進口的二銨量自2012年以來是逐年下降的,主要是因為印度的需求在減少和我們國內廠商對出口地的把控。印度二銨的需求可以說隨早春作物旺季的到來進口量減少,價格見頂,可能下跌到460-470美元/噸,但是到明年4月1日,二銨庫存最多達到100萬噸,一季度需要購買量達30-50萬噸,進口總量保守估計會增長到450-530萬噸。
巴西市場和印度有所不同,巴西是個自由競爭的市場,增長潛力巨大,降雨情況較好,大豆和玉米的產量可觀,巴西一銨的交易量占全球的43%。對于2014年9月巴西暫停6%的關稅,對于中國的磷肥廠商來說是利好的因素,能夠可以平等競爭。對于整個國際磷肥市場而言,四季度至明年一季度,美國、歐洲或巴西很難出現價格上漲的變化,澳大利亞將是主要的出口地;在2015年印度市場由于庫存低將會溫和反彈,一季度印度將進行淡儲;巴西的需求面向好,但是市場競爭將趨于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