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贏得更多巴西鐵礦的生意,中國沿海港口正爭相與淡水河谷達成合作。
北京時間12月10日,青島港與淡水河谷旗下的巴西淡水河谷馬德拉港在里約熱內盧簽署協(xié)議,雙方締結為友好港。
綜合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淡水河谷和青島港兩方獲得的消息,這一協(xié)議最主要的內容是提升巴西與青島港之間的鐵礦石貿易量,未來雙方還將在青島建造“淡水河谷•青島港鐵礦石分銷中心”,此外雙方也將在港口規(guī)劃、運營、流程優(yōu)化以及節(jié)能減排推廣方面展開合作。
由于鐵礦石價格持續(xù)下降,淡水河谷已經宣布明年用于項目執(zhí)行的資本支出預算至63.58億美元,這是其連續(xù)第四年削減資本支出。在這樣的市場環(huán)境下,淡水河谷40萬噸級大船盡快靠岸中國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
上述馬德拉港位于巴西東北部,其2013年吞吐量為1.12億噸,其中1.056億噸為鐵礦石。更為重要的是,馬德拉港可以同時接納五艘大型干散貨船作業(yè),也是淡水河谷40萬噸級超大型礦石運輸船的主要裝貨港口。
青島港與馬德拉港結盟的意義不言而喻。此前淡水河谷與中遠、招商輪船等中資船東都達成了長期運輸協(xié)議,巴西鐵礦石直接靠岸中國港口的可能性越來越大。早在2010年,青島港便在董家口港啟動了45萬噸級散貨碼頭的建設,并提出了爭取淡水河谷鐵礦石分銷中心的愿望。
而除了有利于巴西鐵礦石出口中國市場降低物流成本并提高物流效率,青島港集團總裁成新農在簽約當天也表示,雙方合作進一步提升青島港作為世界主要鐵礦石接卸港口的地位。
青島港在提供給21世紀經濟報道的資料中表示,淡水河谷與青島港合作后,可以直接獲得青島港輻射山東、江蘇、河北、河南、山西以及上海、安徽、北京、湖北、甘肅等地的貨源,帶來每年5000萬噸以上的直接需求量,實現(xiàn)大船的滿載。
此外青島港表示其公路、水路、鐵路分銷渠道較為完善,其中前灣港區(qū)日均火車裝車能力達到2500車,在中國沿海港口位居首位。而從吞吐能力來看,青島港每年處理進口鐵礦石能力超過了1億噸。這些都是支撐青島港爭取淡水河谷大船到岸并建立分銷中心的重要因素。
青島港并非唯一一家在爭取淡水河谷鐵礦石的中國港口。在今年7月與淡水河谷的圖巴郎港結成友好港的基礎上,江蘇連云港半個月前(11月23日)由江蘇省委帶隊再度前往巴西商談合作,江蘇省委書記羅志軍向淡水河谷方面提出開辟連云港至巴西的鐵礦石班輪,并在連云港建設鐵礦石現(xiàn)貨交易中心。
盡管目前交通部的政策還不允許淡水河谷的40萬噸大船直接在中國港口靠岸,但包括青島港、連云港、大連港等均已經有過40萬噸大船減載靠岸的歷史,大船靠泊中國的技術障礙正在逐步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