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了解,12月17-19日以來疆內、疆外新疆棉現(xiàn)貨的報價呈現(xiàn)止跌反彈行情,但報漲幅度僅在50-100元/噸,疆內阿克蘇、庫爾勒監(jiān)管庫站臺2129(2128)級、3128級皮棉的毛重提貨價格在14100-14200元/噸(巴楚、伽師等地14000元/噸)、13600-13800元/噸,報價的差異主要受產地、加工質量、一批皮棉中二級和三級棉的比例等因素決定。而內地山東、河北、江蘇、河地、河南等地2129(2128)級、3128級新疆棉(100%手摘棉)的倉庫毛重提貨價仍維持在14700-14800元/噸、14500-14600元/噸,棉花加工、經(jīng)營企業(yè)有上調報價的意愿,但下游棉紡織企業(yè)、中間商接受能力有限,買方市場全面形成。一些用棉企業(yè)因年底需還貸、發(fā)放工資及獎金、支付機器采購及配件款等,現(xiàn)金流非常緊張,提出欠款提貨、承兌甚至信用證支付等條件,疆內棉企普遍不愿接受,現(xiàn)款現(xiàn)貨的操作方式也是制約新疆棉銷售的重要原因。
對于疆棉報價小幅回漲,業(yè)內分析,一方面市場皮棉現(xiàn)貨的成交價格已基本與南疆手摘棉的成本一致(含短倒、裝卸、存儲等費用,但不含財務成本),阿克蘇、巴楚部分軋花廠皮棉成本甚至高于售價200-300元/噸,“倒掛”使棉企惜售的心態(tài)非常突出。另一方面12月底前能到港的2014/15年度美棉、印度棉數(shù)量很少,而年底前國內紡企補庫又迫在眉睫,除了11、12月份黃河流域地產棉對新疆棉有一定替代作用外,新疆棉仍將是12、1月份國內棉紡織廠原料的重要來源。另外北疆機采棉的比例已達到70-80%,南疆兵團和部分棉區(qū)機采棉的比例也不斷上升,手摘棉的供應量逐漸縮小,雜質低和纖維強力高、一致性好是手摘棉的特性,加上對2015年國內棉花種植面積大幅下滑的預期利好相疊加,軋花廠普遍看好手摘棉后市,短期“寧存不售”的操作占上風。